top of page

與「山狗大後生樂團」相遇在桃園.觀音

  • 作家相片: Meng-Hsuan Wu
    Meng-Hsuan Wu
  • 2022年10月10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山狗大」是客語,指的是台灣常見的蜥蜴,也是形容小孩頑皮的借用語,後生則是年輕人之意。山狗大後生樂團是台灣當代客家音樂創作的重要指標,但不限客家,演出內容涵蓋客語、閩南語、原民語、華語,是一個充分展現當代台灣多元文化色彩的流行音樂團體。

  樂團前身為山狗大樂團,於1997年3月由顏志文老師成立;為推動客家新音樂與客家歌謠的現代化,顏老師帶著無比的勇氣、熱情與音樂才華,進入當時尚乏人問津的客家音樂荒地。經過多年的努力,擁有濃濃客家意象與低調自然融入各式西方現代樂曲風格的客家抒情山歌,開始發揮效應,影響不少年輕人接受並創作客家新音樂。2008年陸續加入「後生」成員,正式改組為「山狗大後生樂團」。目前成員有顏志文(創辦人、藝術總監/吉他手)、林鈺婷Rita(主唱、團長/手風琴)、鄭凱帆(低音大提琴/電貝斯)、劉道文(鋼琴手)。

  「山狗大後生樂團」除了延續顏志文老師回歸客家母語創作後的視覺與色彩化音樂抒情風格,「後生」們也開始透過他們各自對音樂演出的領悟與屬於它們世代的年輕情感,詮釋、演繹客家現代音樂的可能想像,也許是隨著時代消逝的鄉景、也許是心中最深刻的鄉情、也許是雋刻記憶的鄉愁、也許是午夜夢迴時分乍現的鄉懷......。「山狗大後生樂團」是台灣當代少數極有意識透過音樂的繽紛色彩與視覺意象,去打造不同世代對客家新音樂的「共同情感」,讓音樂符號不再只是抽象的躍動聲音,而是反覆溫習那些不同世代曾經走過的「客家意象」與「台灣情思」。

  這一次,「山狗大後生樂團」沿著他們的跨世代的音樂深情之路,悠悠轉轉,來到桃園觀音地方「尋聊」—他們的音樂將為觀音土地的溫情增添甚麼樣的色彩與意象?期待10月8日下午2點觀音高中演藝廳的「山狗大後生樂團」音樂時光,有你、有我一起「尋聊觀音」故事!

(建議後面可以放報名、臉書網站等相關連結)

 
 
 

留言


  • Facebook

©2021 by 全球客家中心網頁.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